牙周病不可輕視:牙周病成因與治療方式,守護口腔健康!

牙周病首圖

你知道嗎?香港成年人罹患牙周病的比例超過50%,但許多人往往忽視這個潛藏的口腔健康危機。牙周病初期症狀可能僅是牙齦紅腫或刷牙時流血,因此常被當作小問題而延誤治療。一旦情況惡化,便可能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。本文將深入探討牙周病的成因、常見症狀與治療方式,並提供實用的預防方法,幫助你維持口腔的長期穩定健康。想守護牙齒健康,就從了解牙周病開始!

 

牙周病怎麼來?揭示牙周病成因與真相

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發炎疾病,根本原因來自於牙菌斑中的細菌長期感染牙齦組織所引起。此外,牙周病也並非單一因素所造成,而是多種原因交互作用的結果。為了讓你對牙周病有更深入的認識,以下將深入分析六大常見成因,幫你從根源認識牙周病、把握預防與治療時機。

〈延伸閱讀:種牙費用怎麼算?全面解構種牙流程與養護,重拾自信笑容!

 

1.口腔清潔不徹底

雖然我們每天都會刷牙,但僅靠牙刷是無法徹底清除牙縫間的牙菌斑,以及口腔的細菌。如果沒有使用牙線、牙間刷或漱口水進行清潔,這些頑固的細菌就會不斷堆積,引起牙齦發炎。久而久之,發炎狀況會蔓延到牙周組織,最終演變為牙周病。

〈延伸閱讀:脫智慧齒會唔會好痛?剝智慧齒流程、收費、止痛貼士懶人包

 

2.吸菸習慣

吸菸不僅傷肺,對牙齒與牙齦更是百害而無一利。香菸中的尼古丁會抑制牙齦的血液循環與免疫反應,使牙周組織的修復能力大幅下降,讓口腔更容易受到細菌感染,大大提升罹患牙周病的風險。因此,吸菸者被認為是牙周病的高危險群,戒菸是維護口腔健康的重要一步。

 

3.長期壓力、睡眠不足

每當壓力大或熬夜時,有些人的牙齦會變得容易出血或發炎,這是因為長期壓力與缺乏睡眠會減弱我們免疫系統的穩定性,讓身體對細菌的抵抗力降低。在這種情況下,牙齦炎症和牙周組織的破壞就更容易發生。因此,除了做好清潔,適時放鬆與充足的睡眠也同樣重要。

 

4.系統性疾病

身體的健康與口腔健康是緊密相連的,例如: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,會嚴重影響牙齦組織的修復能力,並提高細菌感染的風險,使得牙周病的發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。如果患有糖尿病,除了需要定期回診追蹤病況,更要特別留意自己的口腔健康,有任何問題必須盡快就醫檢查,不可拖延。

 

5.遺傳因素

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「為什麼我每天都很認真刷牙、用牙線,牙齦還是容易發炎?」這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。有牙周病家族史的人,可能因為基因的影響,天生免疫系統對牙周細菌的反應較弱,以至於即使有良好的清潔習慣,也較容易罹患牙周病。但別灰心,這不代表無法預防,而是需要進行更加嚴格的口腔護理,像是每次吃完食物便立即刷牙,並在每天睡前使用漱口水,讓口腔清潔更徹底。

 

6.荷爾蒙變化

荷爾蒙的變化對女性的口腔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,特別是在懷孕或更年期期間,荷爾蒙的波動會讓牙齦組織對外界刺激更為敏感,導致發炎反應加劇,增加牙周病的風險。因此,在這些特殊時期,女性更要特別注意口腔衛生,必要時應諮詢牙醫,以獲得專業建議。

〈延伸閱讀:根管治療(杜牙根)不做會怎樣?原理、流程和疑問一次告訴你!

 

哪些人容易得牙周病?

罹患牙周病的人數比例雖然相當高,但並非人人都會得到。有些人因為生活習慣不佳、健康狀況或免疫力較差,成為牙周病的特定高風險族群。以下族群需要特別留意,如果發現自己符合其中幾項,更應該主動尋求牙醫協助,才能及早預防與治療。

  • 抽菸者:香菸中的尼古丁會減緩牙齦組織的修復能力,並降低身體的免疫反應,使口腔更容易受到細菌感染,是導致牙周病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
  • 特定疾病患者(糖尿病):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,如果血糖控制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,會嚴重影響牙齦組織的修復能力,使得感染風險大幅提高,因此更容易罹患牙周病。

  • 懷孕或更年期女性:女性在懷孕或更年期期間,荷爾蒙的劇烈變化會讓牙齦組織對細菌更敏感,導致發炎反應加劇,進而增加牙周病的風險。

  • 口腔清潔習慣差:這是最直接的風險因子,像是不刷牙、不使用牙線的人,牙菌斑會在牙齒周圍大量堆積,為細菌提供絕佳的生長環境,最終導致牙周病。

  • 家族有牙周病病史者:如果有牙周病家族史,可能因為遺傳體質的關係,天生對牙周細菌的抵抗力較弱,即使有良好的清潔習慣,也較容易罹患牙周病。

〈延伸閱讀:隱適美是什麼?與傳統矯正有什麼差別?矯正過程和費用大公開!

 

牙周病症狀與治療方式全解析,及早醫治守護牙周健康!

牙周病是一種漸進性的口腔疾病,往往由輕微的牙齦發炎開始,常見症狀包括刷牙時出血、牙齦紅腫或口腔異味。若未及時治療,炎症會逐漸深入牙周組織,逐漸發展為中度或是重度牙周炎,造成牙齒鬆動、牙齦萎縮,最嚴重可能導致牙齒脫落。不同階段的治療方式各有差異,從基礎洗牙、牙周治療到手術介入,皆需專業牙醫評估。及早了解症狀並接受治療,是守護牙齒與維持口腔健康的關鍵。

 

輕微牙周病(牙齦炎)

初期的牙周病,也就是牙齦炎,通常會出現牙齦紅腫、刷牙時容易出血、口氣變重等症狀。這些變化常常被誤以為是「火氣大」或是清潔不夠仔細。實際上,這些都是牙菌斑累積造成牙齦發炎的警訊。如果輕易忽略這些徵兆,可能導致牙周狀況迅速惡化。

  • 症狀:牙齦紅腫、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、口臭。
  • 治療方式:
  1. 洗牙清除牙菌斑與牙結石。
  2. 加強居家口腔清潔(正確刷牙+牙線)。
  3. 定期每3~6個月追蹤檢查。
 

中度牙周病

如果輕微的牙齦炎未及時治療,炎症就會進一步侵入牙齦深層,導致牙齦退縮、牙根外露,甚至出現牙齒輕微鬆動的現象。由於細菌已深入牙周囊袋,並產生揮發性硫化物,口臭也會變得更明顯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。

  • 症狀:牙齦明顯退縮、牙縫變大、牙齒開始鬆動。
  • 治療方式:
  1. 深層牙周清潔(牙根整平術)。
  2. 可能需局部麻醉進行牙周刮除。
  3. 使用抗生素控制細菌感染。
  4. 配合牙周專科醫師進行進一步治療。
 

重度牙周病

當牙周病發展到嚴重階段,牙齒會出現明顯搖晃,在咀嚼食物時,感到疼痛不適。此時,牙齦可能會形成膿包,牙齒也因為牙周組織流失而位移,最終甚至會自行脫落。這代表牙周組織與齒槽骨已嚴重流失,不僅影響日常進食,也對生活品質造成巨大衝擊。

  • 症狀:牙齒嚴重鬆動甚至脫落、牙齦萎縮明顯、咬合困難。
  • 治療方式:
  1. 牙周手術(如翻瓣手術、骨移植)。
  2. 移除無法挽救的牙齒。
  3. 重建咬合功能(如植牙、活動假牙)。
  4. 長期追蹤與維持療程不可中斷。

 

預防牙周病不難!日常做好這5件事最關鍵

牙周病並非無法避免的疾病,可以透過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來有效預防。只要從現在開始,確實落實正確的口腔清潔與保健,就能大幅降低罹患牙周病的風險。以下這幾個簡單又實用的方法,能幫助你遠離牙周病困擾,維持牙齒與牙齦的長期健康,讓你大大方方展現自信笑容。

 

1.正確刷牙

刷牙是預防牙周病最基本、也最重要的步驟,建議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,每次刷牙時間不少於2分鐘。此外,應使用軟毛牙刷清潔,避免因刷毛過硬而刺激牙齦造成損傷,也要特別注意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,以畫圈的方式輕柔地刷洗,徹底去除牙菌斑。

 

2.搭配牙線、牙間刷或漱口水

單靠牙刷其實很難徹底清潔牙齒縫隙,需要搭配使用牙線或牙間刷,才能有效清除藏在牙縫深處的食物殘渣與牙菌斑。完成清潔後,再搭配不含酒精的漱口水,能徹底清除口腔內的細菌,防止細菌滋生,從源頭上預防牙周病的發生。

〈延伸閱讀:告別齒列不整!箍牙不只變美,更是重拾健康自信笑容的關鍵

 

3.定期洗牙與檢查牙齒

即使每天都很認真刷牙和使用牙線,仍無法完全避免牙結石的形成。因此,建議每半年到牙醫診所洗牙,讓牙醫師使用專業儀器,徹底清除牙結石與深層牙菌斑。定期洗牙不僅能預防牙周病惡化,還能讓牙醫及早發現其他口腔問題,像是蛀牙或初期牙周炎,避免未來演變成更嚴重的狀況。

〈延伸閱讀:洗牙會不會痛?洗牙會傷牙齒嗎?洗牙流程、常見迷思大公開!

 

4.避免吸菸

吸菸者罹患牙周病的風險遠高於一般人,因為香菸中的尼古丁會減緩牙齦的血液循環,降低免疫系統的修復能力,使牙齦更容易受到細菌侵襲。此外,抽菸還會掩蓋牙周病初期出血的症狀,讓病情默默惡化,導致患者錯過黃金治療時機。

〈延伸閱讀:牙齒美白懶人包|牙齒美白5方法、漂牙費用、適用族群一次睇晒!

 

5.均衡飲食與補充維他命C

均衡飲食與營養攝取和牙周健康息息相關,特別是維他命C的補充,能夠強化牙齦組織的穩定,建議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蔬果,例如:奇異果、柳橙、青花菜等,同時也應避免食用過多的含糖飲食,以免促使細菌滋長。此外,多補充蛋白質與礦物質也對牙周有良好的影響。

〈延伸閱讀:什麼是牙冠?牙冠材質怎麼選?優缺點和價格一次整理給你

 

牙齦紅腫出血?即刻預約弘道牙科,切勿忽視牙周病警號!

如果您經常覺得牙齦紅腫、刷牙時容易出血,甚至伴隨著口臭,千萬別以為只是「上火」或「沒什麼事」,這些症狀很可能正是牙周病發出的訊號!牙周病是一個會持續惡化的疾病,及早檢查與治療,是守護寶貴牙齒的唯一途徑。弘道牙科擁有專業的牙周治療團隊,能為您提供全面且精準的牙周病檢查與治療方案,打造專屬個人化的療程。歡迎立即預約,讓專業團隊為您的牙周把關!我們致力於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溫馨且專業的看診體驗,讓您在輕鬆的環境中重拾口腔健康。

預約看診

文章標籤

關鍵字搜尋

訂閱電子報

姓名
E-mail
驗證碼

文章目錄

TOP